大虞第一赘婿
陆小砚只觉喉咙像被塞满了火药。
"这是什么汤?!"
"醒酒汤啊,姑爷尝不出来?"丫鬟琴瑶捂嘴,"这可是小姐亲手熬制的,当中放了朝天椒粉,西域胡椒粉,半罐子盐,哦对了,还有半罐子新鲜巴豆。"
"苏—明—璃!"
"恶妇!"
疼。
火辣辣疼。
陆小砚捂着屁股,双腿发抖,快泻了。
"对了姑爷,我家小姐还说了,酒醉之人要多吹风,今晚你就睡在外面吧。"琴瑶丢给他一块手帕,"夜里冷,别着凉,盖着点。"
天知道他这一夜是怎么过来的。
第二天。
陆小砚顶着特大号黑眼圈找到了宫护卫。
"姑爷,您这是?"
"别问!"
"姑爷,您捂着屁股做什么?"
"别问!"
一晚上,他去了十八趟茅厕。
差点虚脱。
宫护卫偷着乐,"姑爷,您是上火了吧?"
陆小砚顿时脸黑无比。
给了他一脚,"就你话多,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?"
宫护卫点了点头。
"放心姑爷,船停靠在码头了,只是您现在这个样子,还能去吗?"
"当然要去!"
"而且,要大张旗鼓的去!"陆小砚冷笑一声。
没多久。
苏府外就响起一长串鞭炮声。
这下,半个街头的人都知道他即将南下采购布料了。
"看清楚了吗,他真出运河了?"
"回少爷,在下一路尾随至码头,亲眼看到他带着三五人乘船南下。"
"好!"颜如冀露出一抹冷笑,"给我盯紧了,一旦他南下归来,第一时间告诉我!"
他漫不经心的逗着笼中鸟雀。
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。
陆小砚啊陆小砚,还是太年轻,等你从富春县买来了布料,一切注定尘埃落定。
码头最快的商船。
折返一趟也要十天。
他笃定,即使苏氏五坊有了足够多的布料,也完全来不及了。
况且。
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,就让商船中的布料流入苏氏库房。
苏氏五坊。
整个苏家的产业。
还有她苏明璃。
最后只能属于我颜如冀!
雾漫江河,春色渐浓。
陆小砚屹立船头,看春水东流。
宫护卫小声嘀咕着,"姑爷,就您手中那不到三千两的银子,才能买多少布匹?"
几名家丁不知他的底细。
但宫护卫可是一清二楚。
从账房支了三千两,当天晚上就在秦淮画坊豪掷三百多两,而今陆小砚手中就只剩下二千六百余两的银子了,而且,这还没有扣除商船的租金。
这点银子。
即使买来了布料,也是杯水车薪。
陆小砚只是淡然一笑,"你只管照做,别的不用担心。相信我,此行定能满载而归。"
苏府。
"小姐,您就这么看着姑爷胡作非为?"
苏明璃放下了手中账册。
陆小砚南下采买布料的事她自然听说了。
可是,凭他手中区区三千两银子,又能有什么作为,杯水车薪罢了。
而且,若是此法可行。
她早就派商队南下了。
苏氏五坊缺的不只是布料,更是时间。
交货之期日近,这才是最要命的。
"只要不闯下祸事来,且由他去吧。"苏明璃轻叹一声,"李叔,王叔那里可有消息了?"
琴瑶摇了摇头。
苏明璃不由得眉头紧锁。
三天过去了。
哪怕她将收购价提高了三倍不止,还是找不到新的布源。
若是再耽搁下去,哪怕找来了布源,时间也来不及了。
她忧心不已,苏氏布行的百年信誉的招牌绝不能毁在自己手上。
"告诉李叔、王叔,我苏氏布坊愿出五倍的价格!"
"可是小姐,若是那样,苏氏五坊一整年的利润都要用来填这个窟窿了,老爷他们会同意吗?"
"我自有主张。"苏明璃咬牙道。
苏氏五坊可以赔钱,但绝对不能失了信誉,那是苏家历代先贤积攒下来的口碑。
她更担心的是,哪怕苏氏五坊以五倍的价格去收购,最后也收效甚微。
她隐隐觉察到。
这次危机,恐怕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。
堂兄苏明晖?
她摇了摇头,仅凭他手中那些铺子,还不足以吃下那么多的货。
经过数日的漂泊。
陆小砚终于在第四日中午赶至富春县码头。
然而。
他们刚下船,便被一伙人拦住了去路。
宫护卫立马紧张起来,"光天化日之下,你们想干嘛!"
"不用紧张。"陆小砚拍了拍他的肩膀,"都是灾民,不是土匪。"
"老爷,给些吃食吧,孩子已经饿了一天了,求求您!"一名妇人怀里抱着瘦弱不堪的孩童,跪下乞讨。
而在妇人身后,则挤满了乌央乌央的难民,全都眼巴巴的望着陆小砚一行人。
陆小砚不禁蹙眉。
富春县虽比不上金陵,但也是江南的一座富庶重镇,怎么会冒出那么多的难民来?
他从包袱取出几块干粮递给妇人,"富春乃鱼米之乡,你们因何沦落至此?"
妇人接过干粮,先是喂了孩童,接着便是一阵狼吞虎咽,"老爷有所不知,我们都是从南方逃难至此,本以为到了富阳日子就有了盼头,可富阳县令却下令将我们驱逐,实在没了办法,这才流落码头。"
"老爷,也给我们一些吃食吧!"
一众难民纷纷围了上来。
说到底,他们此前也都是本分的农民,即便饿得半死了,也不曾哄抢过路的商客。
陆小砚鼻子微酸。
将所有的干粮全都分了下去。
可难民实在太多了,这点干粮真不够分的。
"老宫,我们不进城了。"
"啊?姑爷一路南下,不就是来采买布料的吗,不进城到哪里去买?"
陆小砚指了指面前乌央乌央的难民,"他们自会为我们提供布料。"
这下所有人都不懂了。
一群难民,都快饿死了。
手中哪里会有布料?
在一群人惊诧的目光中,陆小砚走向一棵大柳树,踅摸了一会,自树上摘下一颗蛾蛹,而后才来到难民群中,"乡亲们,看到我手中的蛾蛹了吗,这可是个值钱的东西,只要你们能找来一百只,我便给你们一两银子。"
宫护卫一听。
吓坏了,急忙捂住他的嘴,"姑爷,您这是作甚,这个东西有毒,收不得!"